WEFV2626EFCEYYYB15VEF

 

內容簡介

  1970年代,台灣接連遭逢退出聯合國、與美國斷交等重大打擊。在國際處境困難之時,主政的蔣經國決定進行十大建設,以充實台灣的基礎建設。在此同時,追求民主的黨外運動亦蓬勃發展。就在黨外人士積極爭取自由民主的過程中,發生了美麗島等政治事件;執政當局體會到民主的浪潮不可抵擋,決定解除長達38年的戒嚴。解嚴後,諸項改革與開放的措施,促使台灣社會轉型,各種不同的價值觀彼此相互激盪,人民也開始學習當家作主,終在2000年和平完成首次政黨輪替,立下亞洲新典範。更發人省思的是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雖然造成極大的傷亡,但台灣人充分發揮互助精神,為重建美麗新家園而努力,也重新檢視了人類與自然的共生關係。

本套書特色

  1.全部彩圖繪製,有活潑生動的圖像、淺顯易讀的文字,以圖像記憶認識台灣歷史,輕鬆學習歷史效率高。
  2.第一套中英對照的雙語漫畫台灣歷史書,看漫畫學歷史,又能學英文,實用價值高。
  3.最權威的台灣史專家擔綱策劃審訂及編輯顧問、實力堅強的漫畫家編繪,以及陣容整齊的外國譯者主筆翻譯。
  4.內文引用最新的研究成果,並採五大貼心讀者的編輯體例:
   (1) [話說台灣歷史]:每冊附台大歷史系吳密察教授的精心導讀,輕鬆掌握全書重點與歷史全貌。
   (2) [看漫畫學歷史]:漫畫活潑生動、中英雙語演出,帶領大家從歷史中得到樂趣,從樂趣中了解歷史。
   (3) [台灣歷史小百科]:60則史實與趣聞兼顧的歷史小百科,增加台灣歷史常識。
   (4) [台灣歷史年表]:每冊附台灣歷史大事年表,方便教學和複習。
   (5) [台灣歷史常識問答]:100題激發思考的台灣歷史問答題,方便老師出題、同學相互問答,增加親子話題

製作群簡介

  總策劃=吳密察(台灣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曾任行政院文建會副主委)
  英文版策劃=文魯彬(Robin J. Winkler)(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博仲法律事務所[本國與外國法事務律師事務所]合夥律師
  劇本編寫=◎劇本編寫=何珮琪,雜誌社資深採編
  漫畫繪製=劉素珍 [102視覺概念工作室] 負責人、劉昭淵任職於[102視覺概念工作室]
  英文審訂=翁佳音(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賴慈芸(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助理教授)、耿柏瑞
  英文翻譯=文魯彬(Robin J. Winkler)

詳細資料

  • ISBN:9576965713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16頁 / 21 x 20.5 x 1.0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語文:中英對照
  • 本書分類:> >

 

 

... 狼顧 TECHNOLOGY 技術 科技大佬馬斯克曾口出「狂言」,表露他創建腦機接口(BCI)公司Neuralink的野心是「讓人與AI共生,達到超級智能」。這看起來像是《攻殼機動隊》和《黑客帝國》里才會出現的場景,但是BCI發展迅速,植入式設備現已能讓癱瘓人士控制義肢,非植入式的意念滑鼠、耳機也初具商業雛形。智慧型手機的出現也不過短短二十幾年,誰都不能保證現在的90後、00後就不會在有生之年看到人與AI「喜結連理」。在這之前,通過BCI,讓AI輔助人類生產生活,就好像結婚前的戀愛一樣,是必經的磨合階段。使用BCI與AI相連,你只需發出少量的指令,即可完成駕駛、工業操作等複雜任務,這可能是未來人的日常。 ... — Illustration by Alex Castro / Th 但是,AI能否成為「賢內助」,還要先面臨拷問:假如在人類使用BCI與AI合作中出現了事故,責任到底是該人類,還是AI(或其開發者)來負呢? 現有的人機互動介面中,人、機是物理上分離的,使用者和AI進行的指令操作可以通過空間、時間的間隔進行切割,因此區分人類、AI的失誤,歸責相對容易;但當引入了BCI這個第三者,貴圈就亂了。這一切還得從BCI的性質說起。 BCI是腦與外部設備的橋樑,大腦可以通過電極等裝置與機器、計算機中的AI交流。外部設備除了接受大腦信號以外,也可以反向對大腦進行一定刺激。這可能會導致使用者模糊人機之間的界限,分不清通過BCI做出的行動究竟是源自自身意志,還是AI的影響。在一項2016年的研究中,一名接受深度腦刺激(DBS)治療抑鬱癥的患者就曾報告說他懷疑自己的行為方式受到了裝置刺激的影響,而非完全出自個人意志。未來隨著人機之間信號傳輸率上升、延遲性減少、控制和反饋的複雜性增加,這樣的影響可能會加深。 在人類使用BCI與AI協同操作機器時,機器接收的指令可能來自於雙方。當它執行了導致事故的錯誤行動時,不同於傳統的人機互動,由於人機間的緊密聯繫,就可能難以區分導致該行動的指令來源。就算能追蹤每一條信號的來源,問題仍然存在:使用BCI的方式本身就可能影響人類的大腦,不妨理解為在做決定的過程中,AI一直在給你吹枕邊風。如果無法分離二者的主動性和行動,又該如何區分責任呢?這可能就需要藉助哲學上的能動性(Agency)概念了。 主要/次要行動者理論 想像一下,你開著新款智能車過年回家,如果選擇手動駕駛,掌握方向盤的你此時就是一名行動者(Agent)。你根據肉眼所見的道路狀況,在腦中計劃出接下來的行動,通過轉動方向盤的方式使車輛朝目的地行駛,就是哲學上能動性的體現。 能動性是指某一實體對外界或內部刺激做出的反應。不同於簡單做出行為,行動者的能動性表現出目的性和計劃性。同理,假如你開車途中,突然很想跟家人在線視個頻——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此時就要選擇無人駕駛模式,將對車輛的操控權交給AI。AI根據攝像頭反饋的道路狀況進行路線規劃後,操縱車輛按目標路線行駛,也是其能動性的體現。 然而在使用BCI輔助駕駛時,能動性很難在二者之間界定。這是因為人和AI對車輛進行共同控制,無法通過直接觀察車輛的動作,回溯二者發出的行動指令,並對其簡單分離。假如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交通事故,將很難進行責任界定。 ... 為解決這一難題,慕尼黑大學醫史研究所的研究員安德烈亞斯·沃肯斯坦(Andreas Wolkenstein)提出,不用由下至上追蹤每一條指令的路徑,而是由上至下,從「能做出的行動」入手,區分主要和次要行動者(primary and secondary agents)。兩者均不要求具有自由意志,其區別僅在於具有不同程度的能力:(1)有能力起始、同意和終止行動;(2)在行動過程中,能夠獨立接管和調整複雜的行動步驟。主要行動者的行動自由度更大,有能力根據計劃和感知到的環境因素做出判斷,調整選擇;而次要行動者只能在前者允許的範圍內採取行動。 假設你駕駛著智能車去接女神下班,通過BCI授權車載AI按路線行駛。在你啟動汽車後,由於AI只能按照你所想的路線,讓汽車執行有限的轉向、直行等動作,此時你是主要行動者,而AI是次要行動者。 現在你從後視鏡發現情敵追上來了,怎麼能讓他超過你?於是你把車輛切換到手動駕駛,正想化身秋名山車神時,卻被AI強行阻止了。原來它的系統里設置有安全限速程序,並且監測到了你想超速的危險想法。由於你只能做出AI允許的安全駕駛操作,任何超速的舉動都會被AI禁止,此刻,AI升級為主要行動者,行動受限的你只能退居次要了。 ... 考慮能動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分解行動。當一項最終的行動釀成事故時,就可以根據發生時刻的主要/次要行動者關係——包括這項行動的發起者是誰,誰又應當「考核」這個行動——來確定因果關係。這有助於將行動及其造成的後果與責任聯繫起來。 確定行動-行動後果後,就可以前進至後果-責任追究了。法律上要求追究責任的對象需要具有主體資格,同時還需要具有主觀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雖然AI已經越來越多地展現出智能行為,但目前法律上仍未賦予其主體資格;同時其也還未達到具有自由意志的程度,故也不存在主觀過錯。 既然如此,當行動後果歸於AI時,其最終產生的責任就只能由背後的自然人或法人來承擔。那麼,使用者從開發者處購買BCI裝置,通過BCI與AI協作完成任務,使用中出現事故時,責任就將根據行動者-能動性-行動-直接後果-責任的對應,在消費者、BCI和AI的開發者中進行分配。 問題展望 但即使我們能夠將行動與後果一一對應起來,事情的複雜程度仍在其之上。除了故意造成的外,責任還包括過失責任,即應當預見危害卻沒有預見,或是已預見但相信會避免。 那麼,對於科技公司為代表的開發者來說,這種「應當預見」的危害包括哪些呢?同時還有使用者與AI之間的授權關係,例如使用者授權AI自動駕駛出了交通事故,使用者作為授權者,是否具有一定的監督責任?還是應當推定其對AI具有百分百的信任,從而可以減少責任?未來實際案例的複雜程度可能遠超我們的想像。 ... 即使上述問題都可以順利解決,隨著科技的發展,另一個問題不可避免:是否賦予強AI一定的主體資格,讓它自身也能承擔一部分責任?例如,2016年谷歌無人駕駛汽車與一輛大巴發生擦碰事故時,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就認為控制汽車的AI可以被視為「司機」。現在進一步考慮何種智能程度的AI可以獲得主體資格,又能獲得什麼程度的主體資格——唯可嘆路漫漫其修遠兮。 法律的發展固然有其滯後性,尤其是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但盡可預見之力對科技風險提前做出的思量,大概就是人類向前方斬開荊棘之路時,那把達摩克里斯之劍的劍鞘吧。 參考文獻 【1】 Wolkenstein A. Brain-Computer Interfaces: Agency and the Transition from Ethics to Politics[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Springer, Cham, 2017: 103-118. 【2】 Klein E, Goering S, Gagne J, et al. Brain-computer interface-based control of closed-loop brain stimulation: attitudes and ethical considerations[J]. Brain-Computer Interfaces, 2016, 3(3): 140-148. 【3】 Yuste R, Goering S, Bi G, et al. Four ethical priorities for neurotechnologies and AI[J]. Nature News, 2017, 551(7679): 159. 編輯:EON 排版:Dianna 狼顧 ... 半吊子法學僧,科學及哲學愛好者。 #計算機科學 擁有自我覺知的機器人,會讓我們更理解意識嗎? 掃碼支持原創,給作者熱咖啡

 

 

WEFV2626EFCEYYYB15VEF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2KMmo8z.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289534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勤美誠品附近中分直長髮南屯短瀏海飛機頭推薦染髮髮廊大遠百附近短瀏海飛機頭上班族染髮推薦髮廊台中南區不顯老的髮型
台中及肩直髮推薦染髮店 外埔美式風格的質感男仕理髮推薦髮型設計工作室 台中剪髮燙髮推薦大里水波紋捲推薦髮廊 烏日自然蓬鬆髮型修改推薦髮廊專業剪髮推薦髮廊 PTT推薦的台中護髮染髮燙髮推薦綠園道附近韓式髮根燙 台中東區質感髮型學生染髮推薦髮廊 台中南屯染髮推薦台中西屯質感髮型推薦染髮店 台中南區齊耳瀏海短髮推薦髮廊 布丁頭的救星推薦台中髮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推薦好物初心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